[穆长春:四个方向和原则来建设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金色财经报道,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分享了对智能合约的一些思考,以及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开放生态的设计理念。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要按以下方向和原则来建设,一是坚持中心化管理和双层运营架构。二是保证合约模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是坚持开放和开源。 四是持续进行技术升级,防范技术风险。
其它快讯: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面临三大挑战:11月3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1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数字人民币相关问题进行了分享。对于正式推出数字人民币所面对的挑战,穆长春表示:
第一,受理终端的建设。虽然目前的试点项目已经运行得相当顺利,但受理环境的建设仍在进行中。一方面,需要寻求通过多样化的智能和定制化的钱包选择,以及广泛的使用案例来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需要为所有商户改造和升级受理系统。
第二,健全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央行数字货币很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因此安全是系统开发的首要任务。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数字人民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继续完善其运营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加密算法、金融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最后,明确的监管框架。目前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将数字人民币的内容加入其中,“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而在更新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数字人民币还需要设立单独的监管措施和管理办法来完善和补充。(数字法币研究社)[2021/11/4 21:24:00]
穆长春:数字货币不会是现有法币的颠覆者: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数字货币不会是现有法币的颠覆者。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数字人民币安全性最高,要在便利和可溯之间做到平衡。(每日经济新闻)[2021/3/20 19:03:14]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全球性稳定币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0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上表示,全球性稳定币一旦推出,会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广泛用于价值贮藏工具,居民及企业将持有用稳定币标价的资产,国内货币政策对这部分资产的收益率影响有限,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处于弱势。如果全球性稳定币支付利息,那么利率是由篮子货币所决定的,利率则应是篮子货币利率加权平均,这将进一步削弱本国货币政策传导,这对本币不在篮子货币中的经济体影响更大。
在弱势货币国家,全球性稳定币将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支付和价值贮藏工具,即使不支付利息,也将严重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铸币税收入。这与美元化还不一样,在全球性稳定币化情况下,无法通过双边磋商来解决,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2019/11/10]
郑重声明: 穆长春:四个方向和原则来建设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