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研所联手清华大学推出DASHING协议,解决区块链共识算法四方难题]金色财经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在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公开发布了可解决共识算法四方难题的DASHING协议。
一直以来,传统共识算法无法解决金融科技场景下高安全、高延展、高吞吐和低延迟同时满足的四方难题,共识算法创新成为推动联盟链在金融科技应用的关键。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王小云院士团队共同创新攻关,在可证明安全条件下创新出区块链f+1投票理论,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ASHING协议。该协议是联盟链中一种全新的可变门限链状共识协议,兼顾安全性和效率,填补了符合金融场景“三高一低”的共识协议空白,在实际测试的不同场景中,比现有国际主流区块链共识算法性能最多提升15倍以上。在落地应用中,DASHING协议既能作为单独模块乐高式替换现有联盟链中共识算法,又能助力构建多方协同安全高效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界)
其它快讯:
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只有央行数字货币才有最高可信度:金色财经报道,10月24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指出,只有央行数字货币才有最高的可信度,也只有央行数字货币才能拥有央行级别的制度支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并不简单,必须做到无懈可击,保证各项运行不出现任何问题,系统绝不能宕机,因此也是极其困难的。从央行数字货币的分配,再到在社会中的使用场景也非常复杂,而它与其他支付手段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关于对科技巨头的监管,卡斯滕斯表示,在对信息的使用方面,当前的市场上出现了垄断化的趋势,对此进行监管是极为必要的。卡斯滕斯强调,如果技术缺乏监管,可能会走入非常有害的循环,国际清算银行将其称为“DNA循环”。如果这个过程的主导企业并不受到与现有企业相同的监管,就有可能严重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2021/10/25 20:53:50]
21世纪经济报道:已有银行内部员工将央行数字货币用于缴纳党费等:4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央行数字货币内部场景测试 替代M0不会引发金融脱媒》。文章表示,4月16日,数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数字货币由央行牵头进行,各家银行内部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有的已经在内部员工中用于缴纳党费等支付场景。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数字货币仍在内部研发阶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推进研发和场景测试,各大行内部研发一般由总行网络金融部门负责,具体推出没有时间表。记者获悉,中国银行在一项名为“321工程”的项目中确定了数个试点数字货币的内部场景,经过前期的多次测试和准备工作,内部试点条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该行深圳等地内部App试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该场景为中行内部应用场景,尚未开发专门的电子钱包App,而是内嵌到已有的App中。据悉,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地区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2020/4/17]
声音 | 北大光华刘晓蕾:央行数字货币有望成为数字资产领域的定价货币:11月30日,2019首届“北京民盟金融论坛——金融科技”在北京举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蕾发表了题为“区块链与数字化转型”的演讲。她认为,区块链将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但道路仍很漫长,而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有望成为数字资产领域的定价货币。[2019/12/1]
郑重声明: 央行数研所联手清华大学推出DASHING协议,解决区块链共识算法四方难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